现如今是“人才红利时代”,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总能获得企业递过来的橄榄枝,相反,普通大学生就只能在求职市场中沉浮。
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看重,特别是面对着中考、高考两个大型“分流考试”,任谁也不希望学生的校园时光就此停止,于是各种学科类补习班、兴趣班轮番上阵,完全塞满了学生的空闲时间。
可当同学们好不容易通过了中考,进入到高中阶段后,父母们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变得“佛系”起来。
“佛系家长”开始频繁出现,耗尽精力学生成绩却依旧垫底
刘女士原本是个“鸡娃妈妈”,由于和丈夫都是研究生毕业,所以夫妻俩对儿子的要求也格外高。在双减政策之前,不仅经常带孩子穿梭于各类补习班中,每天还会定时进行功课辅导,可谓是十分重视教育问题了。
但与刘女士的付出相反的是,她的儿子从进入高中以后就没让她省过心,自打进入青春期后成绩就一落千丈,甚至还因为在校园里跟同学打架被找过家长。
想到自己白天辛苦工作,晚上还要忙着带孩子去补习班的情形,刘女士感觉十分心累,明明自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学生的成绩却依旧垫底,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后来刘女士也吐槽说:“儿子初中毕业时我还挺有信心的,现在眼看着怎么努力都没用以后,从心态上就已经完全佛系了,想着索性躺平算了。”
其实,现如今跟刘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而细想起来,家长“佛系”的原因也很真实。
为何初中毕业时信心满满,等学生高一念完家长却逐渐躺平了?
高中阶段的教学与初中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家长不得不逐渐放低对学生的要求,并且逐渐学着“佛系”起来。
★初中的课业难度与高中无法相比
在一部分家长看来,初中阶段的学业难度就已经很高了,特别是物理、化学的加入更是让学生“直挠头”,但这相较于高中课业难度其实只是“毛毛雨”。
在高中阶段,数学、物理在难度上都出现了显著提升,而且知识点之间的跨度也比较大,考察范围也从单一的知识点变得综合化,对于学生思维逻辑的要求更高,单靠死记硬背已经不足以获得高分,而这也是父母直呼心累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中阶段卧虎藏龙,高分优质生源比比皆是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本身学历压力并不大,但它就像是沙漏一样,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筛掉一些不适合学习的同学,所以在中考这场分流考试中,只有一半的同学有机会进入普通高中,而这些学生大多都处于班级中的中上游。
可当优质生源都集中到高中后,大家再次排名就会发现,班级里的好学生比比皆是,原本在家长眼中成绩还算不错的孩子,逐渐泯于众人,慢慢地家长和孩子也就接受了。
★家长逐渐认清能考上、高校的同学只有少数
学生寒窗苦读十二年,为的就是在高考中获得一个好成绩,最好还能进入、等院校,这就是家长们最质朴的愿望。
可当学生进入高中后,父母会逐渐发现,虽然在求职市场上“大学生遍地走”,但实际上能获得本科学历的同学只有40%左右,而能考上名校的孩子更是凤毛麟角。
于是父母对孩子的期许慢慢从高校,降为一本院校,最后到了“能考上本科就行”的程度,所以自然就佛系了起来。
家长保持“佛系”没问题,但也要掌握好的度
说实话,家长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佛系”态度并不是坏事,这样可以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学生可以保持在一种比较好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毕竟初入高中阶段,肯定会有很多客观因素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比如题目难度太大、老师授课方式与初中不同、科目增多等等,如果家长盲目焦虑非但不会让成绩有所提升,反而会让学生在自信心方面受到打击。
不过,“佛系”并不意味着“破罐子破摔”,反而是要降低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值,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学生争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不给孩子拖后腿。
互动话题:你是个佛系的家长吗?在教育孩子时有想过干脆“躺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