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炸出了中考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政策。虽然该新政从18年就开始酝酿了,但官宣后,各种群里的讨论仍然没有消停过。
二君工地上的同志们,孩子无论是即将中考,小学或幼儿园在读,还是尚未出生,都在津津乐道地讨论这个政策。毕竟这条关系的不仅是高中升学,还有各种学区房走势。
政策解读就不赘述了,各平台铺天盖地的文章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单纯谈一下对各种阵营的影响预测以及对不同解读的看法:
01最大利好,菜中及普中在读学生。
新政确实为普通中学(尤其菜场中学)带来了一丝曙光。
以前没有名额分配一切全看考试结果的时候,普通中学,尤其菜场中学的考生,要想考入牛校高中,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基本上牛中毕业生已将牛高的坑位填完。从此以往,周围复始。如果没有新的模式来打破这种循环,这种升学路径将越来越固化。普中和菜中学生的逆袭之路会越发渺茫。
虽说依照考试分数来择优录取,在理论上是绝对公平的。但教育资源的日渐倾斜,学区房诡异的涨幅,已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均衡。再任其发展下去,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只会牢牢掌握在资本手中。如果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命脉被资本控制,这才是极大的不公平。
所以,名额分配,让一些没有机会上牛小牛初中的普通孩子,在人生的里程碑事件-高考之前,拥有了一个拿到逆袭入场券的机会。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02最大利空,牛中在读学生。
任何政策,都是利好一方的同时利空另一方。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精细到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有人受惠,有人就要牺牲利益。每次政策一出来,总是有一群人要躺枪的。
名额分配政策对本来就竞争很激烈的牛中在读生就不那么友好了。
本来靠考试,牛中的凤尾或许可以PK掉菜中的鸡头。但名额分配以后,牛中的凤尾们PK对象不再是菜中的鸡头,而是牛中内部的龙头和凤头们。。。这,好像对手实力差距有点大啊。。。
还有,之前大家是一个战壕的队友,现在居然成了敌军?同学们友谊的小船,会不会说翻就翻啊。。。
03从学区房角度,最利好的是牛小+菜中组合的学区房3
新政祭出,有很多声音预测学区房要全面凉凉了。
但实际上要分情况而看。如果是对口牛小+菜场中学的学区房,某种程度上说反而是一种利好。也说不定未来这种牛小+普中或者菜中搭配的学区房会逐渐像牛小+牛中的价格靠近:所谓不是别人跌,而是它们涨。
作为一个普通群众,当然是不希望楼市再野蛮发展,再继续绑架普多大众的一生。但楼市的走势就是这么魔幻,既不依照逻辑发展,也不以群众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多说无益,唯有努力搬砖。
那些买了单纯牛小学区房的家长们,之前不少都会纠结:对口的初中根本配不上这么牛的小学,难道要上初中前还要再折腾一次换房?
政策一出,这些家长估计就懒得折腾了。毕竟,牛小的氛围在这里,让孩子在牛小把基础打好,再去家门口普通中学里做龙傲天,看上去也不错?管你什么水平的初中,只要我是鸡头,名额必定入我囊中。PERFECT!
可以预见的,纯牛小学区房的需求在未来依然会很强劲。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那边厢的买了TOP牛中学区房的家长要不淡定了。
04对于学区房,利空程度单牛中学区房牛小+牛中学区房
其实如果不考虑学区房自身价值,只谈学区房带来的优质教育入场券,是没有利空一说的。上了牛校永远是好事。如果买学区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上好学校,那么无论政策怎么变,投资者都应该是波澜不惊的。
但一直以来,投资学区房=优质教育+房产本身的强大增值能力,两者相加才是投资者追求的回报,甚至后者占据了更主要的投资目的。
对于这类学区房,未来走向怎样不好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国家已决心要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发展。
所以TOP牛中的学区房会逐年降温。但周边次级学校对口的房子却有可能会逐渐升温,两者此消彼长,在很久以后达成长期均衡,以此来消除TOP学区房的恐怖溢价。
05对于私立初中在读学生:
比较利空的是目前上初二和初三学生。他们初中入学的时候,民办尚未开始摇号。他们通过层层选拔考进私立,本就过五关斩六将历尽了磨难。
但是名额分配不包含选择生源的学校,所以蛋糕不会分给摇号前的私立在读生。这些孩子们,只能靠自己在中考中厮杀了。
而民办从去年开始摇号了,所以目前读初一和未来私立学校在读生,与公办的待遇没什么区别。不过,私立学校气质普遍更像公办牛校,是不惧怕考试的。所以名额分配对私立中学的学生们总体是有那么一丢丢利空的。
06学霸永远的神
无论
时代如何变迁,
政策如何调整,
学区如何划分,
老师如何轮岗,
学霸永远屹立在学海之巅,
俯视芸芸众生摸爬滚打抢占各种资源的人间百态。
学霸本人则永远淡定自若:我不需要资源,我本人就是资源!
除了羡慕,也没啥别的词语表达笔者对学霸孩子的敬仰了。。。
不过,是不是漏掉了谁?同样不受任何外力因素影响的,还有。。。
学渣默默地举起了手:
没错,正是在下!
最后,千言万语汇做一句话:这一届家长好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