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禾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8科满分,是怎么做到的?
中考一共12门课程,江苏学霸张心妍总分分,其中有8科满分!
这么优异的成绩不要说别人吃惊,在查到分数的那一刻,她自己都激动得跳了起来。
更让人吃惊的是,初中三年,张心妍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因为住校的缘故,比起走读生来讲,张心妍每天都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准时熄灯睡觉。
不上补习班,不“打加时赛”,所有的成绩,全靠勤奋和自律。
有多勤奋呢?
中午吃饭时,其他同学都早早去了食堂,她会故意晚点去,因为错峰吃饭就不用排队,可以省下来几分钟读书的时间。
细算下来,一天省下5分钟,一个月就能省下分钟,一年就是分钟。
别人不在意的几分钟,日积月累,却成就了女孩的耀眼成绩,也是她勤奋和自律的最好写照。
难怪网友们赞叹,神仙学霸们的自我管理程度,非我等凡人所能比。其实学霸也是普通人,在光芒万丈的成绩背后,一定有旁人看不到的自律。
本科清华,博士麻省理工计算机的超级学霸陈立杰,最初印象其实是重度网瘾少年。
在初中时,他的目标就是游戏排名全世界。甚至为了打一款游戏,他连续3天3夜不睡觉。
到初三,他的计算机实力逐渐展现出来,可思想的另一头,游戏还在不断地和他拉扯。
甚至有一次培训中,他还在打游戏。最后,为了和游戏抗争到底,陈立杰想到了一个破釜沉舟的方法,将小游戏放到移动硬盘里,直接交给朋友保管,才彻底断了自己的念想。
这之后,才有了中学时代参加信息竞赛并斩获多项Top奖项的精彩后续,以及年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后来又成为惊艳麻省理工的博士。
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让一个人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追求垃圾快乐,是所有孩子的本能。
网络游戏,电视剧,刷微博,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只不过,有的人选择用意志力战胜它,有的人选择愉快地顺从它。
孩子与孩子之间,天赋的差异并不大,家境的差异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张心妍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她说,“出身并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但随着知识积累越多,这些都会被光芒掩盖掉。”
出身家境不能选择,但勤奋和自律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拉开学霸与差生之间差距的根本因素,从来不在于智力、财力、家庭背景、补习时间,而是勤奋和自律。
最终所有的成绩,无非是播下自律这颗种子后,结出来的丰厚果实。
平平无奇的微小习惯,在日复一日之下,终究会让我们看到坚持的意义。
好的学习习惯,是根本
复盘一下对学霸们的学习经历,不难发现,出色的学霸总是相似的。
他们几乎都有超乎常人的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前两天,谢娜侄子小谢考上清华的消息上了热搜。
比起明星侄子这个身份,更让网友们感慨的是,小谢先后在全国物理竞赛、全国语文知识能力竞赛、英语竞赛中囊括多个奖项。
被问到学习秘籍时,他说自己非常注重上课的45分钟,抓紧时间多听,也特别注重基础和教材,下课和课外时间,一有时间就向老师请教,多和同学交流。
父母表示,为了给孩子轻松的环境,娃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
打好基础,专注力超高,善于思考总结,这些高效的学习方法,竟然成了出奇制胜的关键。
学习成绩的差距,说到底,是学习习惯的差距。
这两天,一个学霸的折叠式笔记,让无数网友知晓了便利贴的真正用法。
安徽的张女士管朋友的孩子借了教科书,新奇地发现,书上每一页几乎都贴着彩色的便利贴,每个便利贴上写着文章结构,句解,修辞等多个注解,还都被折成了条状。
打开看来,才知道别有洞天。
每个便利贴上,字迹工整有序,将重点难点和疑点都标注在上面,非常简洁明了。
张女士感叹,难怪朋友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常常是全年第一。
哪有什么天生的学霸,一切都是好习惯的厚积薄发。
习惯和成绩,看似毫不相关,但本质上是一回事。
《教育漫话》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必须使孩子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父母的引导,是孩子的指南针
有人说,孩子不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而是会成为你的样子。
山东理科状元张圣一,从小被妈妈领着去新华书店。他说,他对文字的敏感度,识字能力,还有学习兴趣,都是在对新书的渴望中建立起来的。
著名的哈佛爸爸王建军,规定全家人每天到家之后,手机必须都放在台面上,谁也不能看。
他用2个非常“奇葩”的方法,帮儿子成功地从学渣逆袭为哈佛大学高材生:
一是预习。预习功课时,遇到不会的题,坚决不许深入研究,第二天把疑问留到课堂;
二是复习。放学回到家,不许先做作业,而是和同学们一起把今天的学习内容探讨一遍。
专注力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建立起来,一天天眼看着儿子从孱弱少年到纽约州摔跤冠军,从学渣到成绩全A的哈佛高材生。
一个孩子的成长,既有容易为人忽略的微小习惯的累积,还有以及日复一日学习习惯的加持,更有父母们普通得甚至有点笨拙的坚持。
比起学区房,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他懂得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才是最契合孩子成长需求的重磅大礼。
作者:二禾,记者,甜品师,喜欢新鲜有趣的文字,偏爱甜蜜浓郁的奶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