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进入倒计时,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多做模拟试卷无疑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下面分享一份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1题逐个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2题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即发生的概率是1的事件。3题根据方位角的概念及已知转向的角度结合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4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
5题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17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17,计算四个选项的概率,约为0.17者即为正确答案;6题根据二次项系数非零及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7题利用两角互余关系得出∠B=∠ACD,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即可。
8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掌握平行线分线段中的线段对应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9题由勾股定理求出AB,再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答案。10题考查了相似的性质,相似于点的坐标相联系,把点的坐标的问题转化为线段的长的问题。
11题首先把常数﹣2移到等号右边,再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公式,再开方,解方程即可;12题证明△BCD为直角三角形,运用三角函数定义求解。13题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情况数和丁老师和小明选到不同种套餐的情况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14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难度不大。15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16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7题首先在直角三角形BDC中,利用BD的长和∠BDC=45°求得线段BC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求得∠A的度数即可。18题(1)根据丁地车票的百分比求出甲,乙,丙地车票所占的百分比之和,用甲,乙,丙车票之和除以百分比求出总票数,得出丁车票的数量,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2)根据甲,乙,丙,丁车票总数,与甲地车票数为20张,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3)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求出两人获胜概率,比较即可得到公平与否。
19题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4x)米;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20题(1)由CE⊥BD得∠CED=90°=∠A,再由对顶角相等得出∠ADB=∠EDC,从而可证△ABD∽△E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比例式,再变形可得答案;(2)设CD=AD=a,则AB=AC=2a,由勾股定理得BD,根据△ABD∽△ECD,可得比例式,计算即可得答案。21题过A作AH⊥BC于H,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22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间的联系,及根与系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解题的关键是会灵活的运用函数图象的性质和交点的意义求出相应的线段的长度或表示线段的长度,再结合具体图形的性质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