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长沙中考作文题(回忆版)
痛点问题:一些同学内心缺乏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畏惧感,总感觉到压力大,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
写作目标: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缺乏自信的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迪,增强自信,战胜自我。
写作要求:
1、能对生活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
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或者戏剧,不要写成书信。
3、不少于字。
02
名师解析
李华英(长沙市北雅中学)年长沙市中考大作文题目依然沿袭往年作文命题原则:命题素材来源于学生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着重考查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向。立意指向引领学生自信、无惧压力、勇于面对挑战。
“内心缺乏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畏惧感,总感觉到压力大,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这是当今很多本年龄阶段孩子共有的困惑,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有何意义,是本次写作的着笔之处。写作要求“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缺乏自信的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迪,增强自信,战胜自我,能对生活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解读这几点要求,潜台词就是我手写我心,要表达真情实感。“艺术来源于生活”,属于自己的素材,才能写得更情真意切,打动阅卷老师。
本文写作,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仅停留于讲述一个“内心缺乏自信”的故事,还应该叙写自己如何战胜这种心理的过程,以及战胜不自信心理后自己新心态、新行为。因为唯有有后续拓展,才能达到“让缺乏自信的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迪”的目的。二是本文的详略处理。前面“缺乏自信”应该只是本文的前奏,更多的笔墨应该放在于对战胜不自信和新心态新行为的描写。因为后部分才是本文主旨所在。
在常见的几种写作结构布局方式中,无疑欲扬先抑的写法是最适合本文写作的。采用欲扬先抑的方式创作一定要把控好文章层次变化的节奏。第一部分要用相对精炼的文字描写自己“内心缺乏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畏惧感,总感觉到压力大,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的心理状态。可以在具体事件、情境中表现,也可以采用素材罗列的方式交代。所谓素材罗列就是一句一素材、采用排比的形式,突出自己“不自信”的心理特点。
第二部分要选择好触发情绪变化的过渡素材,为后文心态转变搭桥。中间部分的过渡素材可以是长辈的谆谆教诲、可以是友人的开解、可以是引人深思的事件、可以是来自书本的给人指引的话语、可以是大自然中给人哲理启示的花草树木或虫鱼鸟兽、可以是自己内心思考与斗争的心路历程。总之,这部分要能水到渠成引出心态的转变、行为方式的改变,由“不自信”到“自信”,由“畏惧”到“勇敢面对”。文章无细节不灵动,这部分将是细节出彩之处,要调动好多种细节描写手法,将事件写得具体生动。
第三部分描写过渡情节触发的内心思考,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通过抒情、议论的手法点燃思维的火花,点明文章的主题。
第四部分描写自己的新心态、新行为,升华主题,深化克服“不自信”和“畏惧感”心理的意义。
这里特别提出,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可培养动笔前思考好段落布局的习惯。所谓段落布局,就是我们说的简要提纲,或者说思维导图:我的文章准备分几段?每段要点是什么(用几个字标注即可)?磨刀不误砍柴工,段落布局明确了,写作的速度就会加快,还能够有效避免文章字数不足和详略不当的情况。
李卓(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常务理事、麦田格创始人)
这一类题型最大的优点是贴近实际生活,考生们都有话可写。当今的中学生确实存在着不自信、压力大、逆商(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不高的普遍问题,自身也好,身边的同学也好,这类问题都是十分常见的。如何树立自信心,如何变得果敢,如何化解压力,如何面对困境,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而难点,则是在大家都有话可写的时候,考生该如何突围,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从文体上来看,“或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指向的文体依然是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果写议论文,我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议论文的核心目的在于阐明观点、评判是非、议论曲直、说服读者,所以考生一定要观点鲜明、力透纸背;
2、对于中考生,在进行事例论证之时,除了举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务必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3、除了举例,还要重视说理。说理并非喊口号或说教,而是要理顺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一条最简单的逻辑线,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这条线都有其实际价值。
如果写记叙文,则要求我们务必把故事讲好。讲好故事其实不容易,因为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相似,不自信、压力大的生活场景也相似。相似的素材,如何把故事讲得更精彩,我也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无论是讲自己的故事,还是讲他人的故事,都要尽量去写真实经历,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二、故事要讲得精彩,就要有一定的变化、波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太过平淡的叙事难以脱颖而出;
三、讲述一个故事,最好的效果是留有余韵。余韵就是给读者的启迪及思考,在这方面,名家的文章往往会留白,让读者自己去回味,中学生的文章,我个人建议还是要适度写一写,保持文章的完整性;
四、关于立意的深度,简单谈几句。
佛曰: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意为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
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样,跟“滴水藏海”一样,跟“风起于青萍之末”一样,都是在启示我们:凡人小事、普通表象深处都藏着大道理、大智慧。
简而言之,我们要学会“以小见大”。
五、重视细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就是说,即便生活经验相似,细节也一定是有其独特性的。我们唯有重视细节,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来。
姜宇婷(湘一芙蓉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长沙中考作文题有三个很显眼的关键词:“写作任务单”“文以助人……”以及“忌无病呻吟”,这些构成了明确的写作教学导向。
对于教师来说,强调了写作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的作文指导目的是要学生能成长自我并成就他人。相对于上一题6分的表述题要学生写清楚如何“布局谋篇”,大作文的50分要学生“文以助人”,似乎在分值上突出了了“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忌无病呻吟”更是明确提出摒弃那些语言华美、内容空洞的文风,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说人话”,说真心话。
另外“自信”这一主题再次跳出大家的预期视野。因为严格来说“不自信”算是中考作文主题“成长的烦恼”中的一种,所以不少老师都在中考作文指导中跳过了种种“烦恼”。出题者似乎在笑着说:不要猜题,摆脱宿构思维,好好带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