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
还有最后一周,就要到最终的中考决战了
下周许多学校也都安排学生自由复习
协调时间实地看考场、准备中考考试
哪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呢?
一起来看
距离中考3天
调整亲子关系,开始放松身心
学校在考前一般会放假两三天,让考生在家复习。因为考生回归了家庭,所以家长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考生、家长之间的关系需要调整。家长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家长的情绪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会影响到考生。
家长不要和考生谈论中考的事,不要给孩子过高的目标,不要问孩子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把握等问题。
中考期间是否由家长陪考,需要考生和家长共同商定,一定要尊重考生意见,甚至陪考人是谁,都应由考生自己决定。有些考生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但有些孩子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
临考前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做操、慢跑等有助于心情稳定与放松。
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比如,不要过多时间进行体力消耗大、易产生疲劳感的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最好不要游泳、爬山,以免出现意外伤害。
还可适当有些娱乐活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看的轻松的电视节目,帮助自己放松情绪。最好不要上网,不要看有强烈刺激的武打、枪战等情节的影视作品,否则容易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兴奋,干扰休息。
距离中考2天
制订考试方案,做好物资准备
考生想要从容进考场,就得提前准备。制订方案要本着不放过考试当天每个细节的宗旨。
从作息时间上说,要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一般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之前用餐完毕,但不要吃得过饱,否则,过多的血液还在帮助消化,大脑就会相对缺血,影响考生在考场上智力的发挥。
中考所用的2B铅笔、中性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
确定中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准备好乘车和生活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书包里。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
距离中考1天
熟悉考场环境,考前大检查
考生在考前1天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好考前心理与物资准备的大检查,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充满信心迎接明天的考试。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中考,有可能打破经过调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和心理节奏;中午如果睡不着,可以闭目养神,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一会,也不会对明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去考点熟悉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式。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按一般速度),要把“红灯”考虑进去,如果乘公共汽车还要计算候车时间,并要留出富余(尽量提前到达考点)。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到考点后要看好考场位置、厕所位置、自行车存放处、学校集合地点(送考老师一般在考点门口等候)。
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用的物品:笔袋(不要杂物、去掉有字的纸片等)、中性笔(要确保有足够的水)、2B铅笔(确保是真2B铅笔1—2支,两头削好)、软橡皮、圆规、三角尺、清凉油等;准考证要放在笔袋中,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或夹在课本中(每场考完后都要放到笔袋中)。
晚饭后可将知识要点再温习一下。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记得看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雨具、防晒工具的准备。最好不与家长谈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这里家长更要注意切忌不要让自己的着急心理表现出来,或者因小事与考生发生冲突;不与同学讨论难题偏题,以免引起信心不足。
时代青年
01.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
02.青年者,国家之魂。——李大钊
03.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04.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
05.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06.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元·范梈
0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
08.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09.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10.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11.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家国情怀
12.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13.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14.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15.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16.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正所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17.“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英雄主义
18.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19.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0.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21.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22.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
23.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24.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文化自信
25.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26.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7.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8.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29.“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0.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3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科技创新
32.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33.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34.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35.中国人自古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36.机会需要创造,创新才有机会,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37.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38.“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交流合作
39.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40.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
41.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潜移默化,滴水穿石。只要我们加强交流,持之以恒,偏见和误解就会消于无形。
43.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
44.“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
45.中国自古就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刻总结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
46.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
立志向学
4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48.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4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50.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张之洞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2.“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
53.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54.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
55.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
务实笃行
56.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57.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做事要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
5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道德经》
5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篇》
61.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王阳明《传习录》
62.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刘子·崇学》
凿井的人,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最后挖成万仞深井。
63.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骛,读wù,追求的意思。这是李大钊的一句名言,意思是人不能抱着不切实际的空想,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
生态文明
64.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65.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66.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67.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68.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69.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70.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
7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家风家教
72.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
7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74.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75.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