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暑假,我表姐就花了数千元给小侄子网购各种辅导书、练习册,如今暑假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表姐前几天抽空检查小侄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真是应了那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侄子基本就是“原封不动”,一个字也没有落笔。暴跳如雷的表姐,不光骂了孩子,还破天荒动手打了孩子。
我劝表姐,教育孩子要多点耐性,打骂孩子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态。
表姐却表态:现在是不打不行了,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孩子马上开学就进入初三了,如果中考成绩不理想,就可能被“中考分流”到职业学校。读不了高中,考不了好大学,那这辈子就没希望了。
是的,表姐焦虑的源头就是“中考分流”。
新政策公布后,普高与职高的录取比例,从原来的6:4调整到5:5,那就意味着有一半的学生会跟高中无缘,在中考这道关卡就被分流到职业学校。与此同时,中考新政策还宣布了,所有的公办初中都不允许招收复读生,所以通过“复读”来“鲤鱼翻身”的想法也彻底幻灭了。
业内的教育人士测算过,给予政策的调整,中考录取的门槛也可能会随之增加。考分在以下的考生,有很大几率会被分流到职业院校。而中考具有各个地区自主的命题的自由性,一些考生多、竞争激烈的地区,可能中考录取的门槛还会提高一些。
目前中考分流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存在,不管家长和学生是否愿意,除了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之外,也要提前为未来做好规划,以免临时抱佛脚,大家都慌了神。
我建议表姐,即便是孩子只能分流去职业院校,也不代表孩子“前途尽毁”,现在技术人才是高薪难求。
但表姐不认同,她认为孩子读职业院校就是不好,家长面上都无光。
我想这才是大多数家长排斥职业院校的“根源”所在吧?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有出息,高学历才能“光耀门楣”,所以一听到职业院校,做技术工作,不分青红皂白就排斥。再有,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家长认为孩子如果没有“高学历”加持,在就业市场就缺乏竞争力。
●选择职业院校,孩子今后就没有出路吗?事实刚好相反!
我认为这是家长们认知上的一个误区。
首先,从近些年的招聘门槛来看。
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市场并没有展现出“高学历”的优势,尤其是一些技术性岗位人才,企业方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以理论知识居多,上岗暴露的实践短板很明显,所以招聘门槛更青睐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其次,从近些年的招聘缺口分析。
各大企业的管理人才缺口并不大,而且市面上的人才都有饱和趋势。而技术性人才的缺口就很明显,尤其是一些新兴行业,技术性人才很难求。
最后,从近些年的薪资待遇统计。
纵然一些管理岗位表面看工作是“光鲜亮丽”,但实际上薪酬并不高,而且薪酬的涨幅也不大。而技术性人才则刚好相反,薪酬高,晋升空间也很大,工作五年或是十年之后,晋升为资深技术人才,薪酬更是水涨船高。
综上来看,我认为家长们要缓解教育焦虑,理性看待中考分流。孩子成绩不好,就不必要一定要“鸡娃”上普高,从社会性的务实角度出发,选择一所靠谱的职业院校同样是对孩子负责任的做法。
尤其是现在国家教育部也在大力扶持职业院校的发展,有很多职业院校不仅教育实力强,在专业方向上更是大胆寻求突破,更贴近于就业市场企业方的需求,对口输出,为孩子求职、晋升增加了“筹码”。
我所了解位于上海的博世学校保时捷专业就是不错的选择。有着20余年职业院校办校经验的博世学校,早前成功引进了全球顶尖的保时捷汽车品牌作为校企合作项目,并获得教育部获批与德国茵TV集团莱茵学院,是国内新能源人才培训与认证中心。
在教育模式上,我认为博世学校保时捷专业是很成功的。很多家长对职业学校没有信任感,就因为学风比较散乱,学生们进入学校后“自暴自弃”,学习效果自然有效。
而博世学校保时捷专业则采用了小班教学模式,1个专职辅导员与7名授课教师教导,且所有教师团队都是获得授权认证过具有项目教学资格,专业能力突出,让学生们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保障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最重要的是,博世学校是“产教融合式培养”,除了理论授课,校园实践之外,在校期间的学生都可以前往全国余家保时捷中心实习,积累社会经验。因为专业对口性输出,专业技能过硬,所以往届很多毕业生都优先被保时捷中心录用。
作为全球高端的汽车商之一,学生们选择保时捷中心作为就业起点,其职业发展前景是很值得期待的。
教育是一个宏观的话题,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毕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职校毕业生,最终要投入社会,在职场中去验证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不妨友好地看待职业院校,一些好的职业院校兴许是改变学生一辈子命运的“转折机遇”。如果你对本文所介绍的博世学校也有深一步了解的想法,建议可以访问官方小程序,掌握更多保时捷专业相关的知识,为孩子未来提前铺路。
来博世学校,读保时捷PEAP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