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宠儿中专生,成绩顶尖却没有考大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有网友在网上感叹:

70后的我,学习好,直接上了中专。而同学上了高中,最后考上了大学,我损失了吗?

我是70后,网友说的事,我知道确实发生了很多。

70后一般在80年代中期迎来中考,而那时候中专毕业生就包分配工作的!这意味着什么?从此成为公家人了,捧上了铁饭碗!

对农村人来说,考上了中专,那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可以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而且,一个家庭如果出了一个中专生,这个家庭在村里的地位和生活质量很快就会高起来。

所以,那时候,农村孩子但凡成绩好的,都会首选中专。

为了考上中专,有多少家庭让孩子一年接一年地复读。因为一笔账算下来,还是考中专更划算。哪怕把读高中的时间都拿出来复读,中专毕业也会比考上大学后毕业要早。对于农村人来说,等不及。

那时候,中考是要预选的。初三学生通过预选,只剩下不到1/3有资格参加中考。这当中,会有成绩靠前但并不最好的学生参加中师提前招生。考上了的一毕业就分配到小学当老师,同样是铁饭碗!但能参加提前考试的也要看成绩。

剑客老师当年的成绩在预选班上中等偏下,自然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对于中专更没有抱什么幻想。

一个班当中,首先是三四个同学提前考上中师,然后可以没心没肺地玩耍。之后是顶尖的同学,全校瞩目的明星,有机会问鼎国家中专。

一旦有人考上国家中专,立马成为全乡焦点,大家都来实名羡慕!我们班当年仅一人考上了国家中专,意气风发,我辈楷模!第一个穿上了铁路制服。

此外,便是三五个地方中专和中技,考上了也是要大摆宴席的!毕竟是跳出了农门。

我们当地还闹过这样的笑话。有个初三学生,仿造了一封录取通知书,结果家里杀猪宰羊办酒席,他把亲戚家随的礼和家长东挪西借的钱装在口袋里,说是作为学费和生活费,带个女同学跑到省外,两个人把钱挥霍空了才灰溜溜地回到家里。生生把他父亲气得大病一场!他也成了全乡的笑谈。兄弟姐妹们也因为他好久抬不起头来。

可见,当年考上中专的学生有多风光!

考不上中专的,家长又觉得读书有用的,会让孩子读高中。我们县一中是重点高中,除此之外,县城的二中是普高里的龙头。另外还有三所普高,差距不大,分散在三个大镇上。

剑客老师考上的是这当中相对最差的一所普高。连续三届一个大专生都没考上,最后撤掉了!

在一中、二中读书的同学中,有的后来考上了大专,最好的考上了本科,没有考重点的。我们考其他普高的,都是复读之后才考上大专和高中专的,一个本科没有。

但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谁能想到,当年的中专生和中师生后来大多没有大专生和大学生混得好了呢?

不过,也因人而异。抢占了多年先机,理应继续站在同辈人的排头啊!

说这么多,还是想劝一劝这些八十年代的宠儿。一切朝前看,好汉不提当年勇。凭着当年的聪明劲,只要不懊悔不丧气,又有什么不如人的呢?

我一个大专生,毕业后在农村中学当了14年孩子王,不也被选调到县城学校了吗?近两年开始做自媒体,不也成了各大平台优质作者了吗?

别惦记过去的风光,别为眼前的不如意沮丧。人生没有那么复杂,眼睛朝前,干就完了!

对此,你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