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一份上海的升学政策专家G大的数据向分析,绘制了年各区的高中的中高考性价比回归线图。希望能对家长们的中考选校提供一些借鉴。内容比较硬核,需要慢慢读。
另:文末无门槛分享年上海市16区中考二模卷份,语数英物化道法跨学科7科打包
分析如下:今年的图做了一些数理统计的调整。我把高考出口从全部孩子的平均录取水平变成了75%分位孩子的录取水平。
这种改变的理由是本比较中考段的数据是各高中的平行志愿录取分数线。而我们知道各高中头部的孩子和最低录取分数线其实没啥关系。
然而每所高中高考75%分位的孩子,就和当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关联很大。
同时因为相同理由,本文的分析完全不包括四校本部及分校。这些高中的平行志愿人数极少。
另外年高考的孩子是年中考的,因此最合宜的比较是用年中考分数对比年高考出口。
但是年中考总分是分,因此对于当下满分的中考生而言,参考意义不那么大。
因此我决定使用年中考分数来做对比。这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对比,有这种对比已知的所有问题。但对于本文的分析目的而言,却是更合适的统计选择。
好,先上图。
注意:下图为了展现整体情况,会导致局部细节被重叠。本文下半部分会给每所高中的详细数据。
整体图形表达一个我们反复过很多次的观点:统计层面中考成绩决定高考出路。
无论是过往两年我用中考分数对比一所高中所有的孩子高考出路,还是今年用中考分数对比75%分位的高考出路,这个结论都没有丝毫改变。
所以除非中考出现很大的失误,否则中考正常发挥出一个低成绩又期待高考翻盘,几乎没有可能。
另外上图中没有加入以下的高中。那些高中75%分位高考出路全部是专科。
该选中本贯通的,还请果断。
然而在上述统计大前提下,我们其实还是能发现一些技术性调整和选择的机会。
也发现了一些高中的尾部生情况迥异于头部/中部生。
为了体现这些细节,我们直接上各高中根据上图推算的中考分数溢价/折价情况:
在75%分位的角度观察,八大中的头部三校七宝、建平和南模都在线附近。
三校之下是三公之一的上实。该校的性价比是高的。尽管这里面有直升因素,但不可否认75%位置的考生基本上是一个中考平行志愿考进来的孩子。
之下是经常提到的那一批“八大级别”高中。其中明显高于性价比线的是西位和奉中,复兴、延安、松二也不错。
其他几家全在性价比线附近:大同、控江、格致、位育、市西、曹二、进才和师闵。八大级别的高中下限有保障。
再下一档的高中75%分位大致对应海事到上海理工之间。中间明显高于性价比线的是上中东校、华一和格致奉贤。
其中格致奉贤21年高考成绩并不出色,但是他21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特别低,于是性价比就出来了。华一是我们前序文章重点表扬过几次的高中。上中东校是这一档中高考表现最好的,几乎挤进八大档次。
这一档高中里和性价比线重叠的只有一家:闵行中学。闵中的性价比完全优于本区分数略高于自身的向明浦江和市二梅陇。
这档高中里低于性价比线的包括上师、市二、市二梅陇三家。上师附中去年高考成绩失误可能是个意外,而市二的本部和分校是长期的高进低出。
再下一档的高中75%分位基本是立信。立信是目前上海纯文科院校中招生人数第二多的高校,仅次于上师大。
这批高中里面性价比高的有上大、金中、市三、和青中。郊区高中加一个今年发挥出色的市三。
线附近的有育才、嘉一、闵外、行知,和吴淞。基本也都是郊区高中。
这段高中明显低于性价比线的是洋泾、复旦、晋元、市北、向明和向明浦江。全部是市区高中。
再往下的高中各位自己看了。另外提醒各位注意一个现象:头部的高中性价比分差不会出现很大的区别。但是越靠后的高中,区别越大。以下的高中,大部分在75%位置都去专科了。但是能在75%守住本科的高中,那么他的性价比分差都能高出20、30分。
从区的角度看,市区范围内静安一枝独秀。除了头部三校略差以外,其他各校都是大幅度的低进高出。这和我们忘年的结论一致。
市区其他各区都有溢有折,除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