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喵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读书才能有出息,长大才能出人头地……”的观念,但有人质疑过这一观念的合理性吗?
最近有鱼友就分享了身边这样一件事,自己去朋友家做客,发现朋友家没考上高中,在厦门学厨师的孩子,也非常优秀,于是该网友提出,我们教育孩子的最原始的目的是什么?一味地追求学习,而不注重其他技能、品质的培养,是不是有悖教育的初衷?下面跟着小鱼君一起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01现在的中考是五五分成
上职高的孩子以后会咋样?
迷失的田野五一放假的第二天,我们全家去了一个住在漳州港的老乡家玩。
老乡的儿子,在厦门某学校专业学厨师的,听说他做面点的水平在厦门一次比赛中是拿到一等奖的。
一个还不到18周岁的孩子,做事情真的是平心静气,一个土豆切成土豆丝,那刀功看得你是眼花缭乱,切好泡好后,看他下锅炒,炒二下再颠一下锅,然后加盐,再颠几下,再翻炒,看他非常认真地看着菜色,后面加些酱油再颠几下就出锅了,菜里没有加别的调料,纯粹的原汁原味,中午那一盘土豆丝,被我一个人差点快吃光了,就那么一炒一颠,美味就出来了。
配图
老乡说:“她儿子爱吃,对做吃的非常用心,他做吃的时候,可以做到心无旁骛,整个人全身心投入进去。”中考后,分数只有四百多分,没有达到普高的录取线,也就根据他的爱好让他去上中职了。吃完饭后,我们大人就在桌子边泡茶,老乡的儿子就赶紧收拾碗筷,洗碗,擦桌子了,我叫我儿子也赶紧去帮忙,二个孩子速度将卫生就搞好了,做好后,我去检查了一下,还真的是做得样样俱到,让你无可挑剔。
配图
现在的很多孩子,家长只是一味地要求:只要学习好,啥都可以不用做了。以至于现在出现了多少高分低能儿,有多少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失业。
我们教育孩子的最原始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就是首先学会如何生存。有了生存才能去发展。
02教育孩子应该顺其自然?
看到这里不少家长感慨,谈起教育还得顺其自然,读书这事真强求不来。
老司机带你读书这件事真强求不来,比如父母本身都不会读的,你坚持让孩子考个好大学他会很累,现在小孩子读书很容易抑郁,还不如因材施教看看兴趣和擅长什么,早点做好职业规划,比随便读个那种所谓的万金油专业要好很多。多少本科生毕业都要改行,就是因为学不到自己兴趣的专业,如果成绩差点,去一个自己理想专业的大专乃至中专也不是坏事,起点都在父母,不用强求什么。
还有网友说,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就能出人头地毕竟少数,有些人不明事理盲目听从算是误导,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迷失的田野道理谁都懂,可是遇到一个不会读书的孩子,你怎么办?你打死他,你让他头悬梁,锥刺骨。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不是我们那一辈了,动不动还离家出走,有的还跳楼,在父母面前他们是毫不畏惧的。一个没有吃过苦的一代人,被网络肆虐的一代人,父母教育起来,你说什么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时代不同,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足够优秀,但真若不尽如人意,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03你能坦然接受孩子平庸吗?
有人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做的只有尊重和接受,但多少家长做不到如此洒脱。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夏君山说,也许女儿就是个普通的孩子,没想到被南俪一句话反驳:“凭什么别人的孩子都可以做到,就我的孩子不行?”
最后女儿在大雨里冲着南俪哭诉:“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你就是不想要一个普通的孩子。”
看到这里我们都非常难受,在这份难受中又藏着些许无奈。如果足够优秀,谁愿意去接受平庸?
之前有一段话特别扎心:“人生有四个阶段,分别是: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配偶的平庸,接受孩子的平庸”。
可我们都知道,接受孩子的平庸是最难的。所有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辛苦哺育的下一代碌碌无为,甚至连自己都不如,于是有鱼友说……
这是一种执念,更是一种期望。有人说这样不累吗?家长累孩子更累,但比累更可怕的是,明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选择,因为一念之差错过了,有一种悔恨叫:明明我可以……
所以,每位家长都厌烦制造焦虑,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单纯快乐地成长,但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无奈也好,愤怒也罢,最终都化作一句,好好学习吧,考个好大学,长大出人头地……
#今日话题#
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欢迎大家到评论留言讨论
“小鱼网视频号”正式上线啦!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与厦门买房、出行、办事、交通、教育等有关的生活攻略,也可了解每日实时热点新闻,看八阿哥如何犀利评论,更有与厦门有关的美景、网红打卡好去处推荐,让您尽享城市之美。┃图文来源:小鱼网、网络综合┃商务合作┃转载授权请联系u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