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中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1日启动。
5月19日,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下称《指南》),明确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将设置4个批次,考生要慎重填好第一志愿。今年,全市共有38所学校个自主招生计划;公办、民办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全部被纳入中考平台。
根据《指南》,省、市属普通高中一共有13所,包括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协和学校、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艺术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其中,清华附中湾区学校首年招生,设置个招生名额。
今年,各学校自主招生情况如何?
整体来看,广州共有38所学校实施自主招生,共个招生计划,整体覆盖全市,将安排在第一批次投档。其中,自主招生计划最多的是广州市第二中学,面向全市共94个名额,将在第一梯度线录取。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两所省属学校的自主招生计划分别为34、67个,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等级最低要求分别为5B、5C。
招生批次志愿如何录取?根据《指南》,各批次及类别计划将按顺序进行投档录取:
先对第一批次的特长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外语和艺术类计划、港澳子弟班计划、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计划依序进行投档录取;再对第二、第三、第四批次的普通高中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依序进行投档录取;然后对普通高中、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补录计划依序进行投档录取;最后对中职学校其他(剩余)招生计划进行投档录取。
考生注意,一旦被前面的志愿学校(不论公办高中、民办高中、中职学校)录取,则不再参加后续志愿投档。
怎样填报志愿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指南》建议,考生要慎重填好第一志愿,尽量充分利用间隔40分的多梯度投档录取规定和各批次最大志愿容量,以一定的分差拉开各志愿之间的梯度,要选定一个能够接受的“保底”学校,尽量增加被录取机会。
考生和家长往往会参考往年录取情况。对此,《指南》提醒,不能只参考学校某一年的录取情况,也不能只看学校某一批次招生计划的录取情况,更不能生搬硬套往年的录取分数。
此外,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须留意,今年广州各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全部被纳入中考平台,包括公办和民办学校。因此,此类考生也需要参加中考、在中考平台填报志愿。
《指南》提醒,考生要注意普通高中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的区别,了解清楚办学模式和相关收费标准,对生涯规划、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考虑清楚后再填报。一旦被录取,考生须按有关规定交费和注册报到,否则招生学校有权注销其录取资格,注销后不能参加普通高中和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的补录。
志愿填报要知道这些:
1.志愿填报完成后要尽早确认
填报志愿时间是年6月1日9:00至6月5日16:00。考生凭考生号、密码或粤省事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