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提出“中考普职分流”的概念后,中考生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旦落榜或许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没有了,取消分流普及高中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在家长眼里,双减政策与普职分流有些矛盾。一方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却加大了升学的压力,家长也是进退两难。想要缓解家长的焦虑心态和毕业生就业内卷的现象,关键依旧在于“普职分流”。
中考生迎来好消息,“普职分流”将成为历史
自年恢复高考以来,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学生,和想要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便会努力学习考大学,以求获得施展才华的平台。其余的学生,即使不考大学,中专毕业学一门手艺,也能顺利找到基层的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社平学历确实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人才结构却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不对等的情况。那些想要通过好好学习,找到好工作的学生,毕业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依旧需要回到基层就业。浪费教育资源不说,学到的知识毫无用武之地,工作后一切都要从0开始学习。
莫不如一开始就在学校里学习职业教育,这样可以实现对口就业,学生也能少走些弯路,一次性能解决升学和就业两大方面的问题。
教育部年工作重点之一,便是落实职业教育的建设工作。在本届初三学生中考前夕,“普职分流”的调整政策正式揭晓。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表明,将会取消家长和学生在这方面的后顾之忧。
5月1日起“普职分流”开始实行,家长最担心的问题解决了?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本就应该是两条平行赛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自由选择,不应该有优劣之分。以往家长之所以对职业教育谈之色变,主要是担心未来的就业问题,和职业学校的学习环境不够好。
国内一部分中职或高职院校,多半是文化课成绩一般的学生。若是校风校纪不够严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自然容易走弯路,心思没放在学习上。5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新版《职教法》,无疑如雪中送炭一般,家长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
新版《职教法》中提到,职业教育应该跟普通高等学校达到相互通融的效果。中职生和高职生,只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达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申请相应的学位,而不用再通过专升本等途径,未来中职生也有自己独立的发展途径,告别因第一学历等问题低人一等的历史。
为了彻底解决职业教育学校的就业问题,未来将大力提倡“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职业学校完全可以根据企业的招聘计划,进行定向培养。教材也可以采用“活页”的形式,让学生的课程更有针对性,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就业率问题不难解决,职业学校的校风校纪问题,也将得到改善。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如此一来,家长就不用担心学生会学坏,也不用担心考不上好高中,以后找不到好工作了。不过还有一件事,让家长有些不安。
改善职业教育前景,还要从改变学历歧视做起
在建设职业教育的道路上前景是辉煌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从眼下“第一学历”的问题上,就可见一斑。官方三令五申,不存在“第一学历”的概念,可毕业生在就业时,依旧受到学历歧视的困扰,即使通过专升本,考上大学的研究生也难以磨灭高考失利的事实。
新版《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应该跟同层次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享有同等的机会。然而用人单位的招聘习惯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扭转的,或许短时间内依旧会存在疏漏。这就要靠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用事实证明职业教育的可取之处,才能扭转乾坤。
笔者认为,无论达到职业教育的理想效果需要多少时间,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好事。至少让那些有动手能力的学生,有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赛道。
在不久的将来,学历就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家长不用再为中考普职分流担忧,职业教育的定向培养,或许比普通大学生就业更有前景。#匠心创作奖#
今日话题:大家对《职教法》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