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难度系数0.85
尽管众多迹象显示,今后的一段时间,考试题目可能更简单。
但就是有人不信!
就在近日,四川教育厅正式下发文件:切实降低考试难度。
并要求:各学科考试难度系数,小学不低于0.95,初中不低于0.8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低于0.70。
这里面的难度系数是什么意思呢?
这么说吧,比如,难度系数为0.95,基本上就是说,95%的学生都会做,也可以理解成平均分数为95分。
因此,难度系数高,代表题目简单;难度系数低,说明题目难。
这个文件同时要求,考试内容要做到不超前,、不超标,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题目。
“双减”谁在受益?
说实话,对四川教育厅的这个文件,最开始我理解偏了,以为说的是降低中考难度。
第二遍读过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这个降低难度,指的是平时考试的难度,原文是这样说的:
“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非初中毕业年级考试应准确研判学生阶段学习水平,切实降低考试难度。”
这是符合“双减”要求的。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不进行笔试形式的考试;小学3到6年级,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初中除毕业班之外,每学期的考试不得超过两次。
于是大家不难发现,除了注定必须要面对的那个中考,学习过程中,该减的就减,该免的则免,该降的都降。
“双减”谁受益了?
应该说,所有的学生都受益了,甚至包括老师在内,因为老师的任务和压力也同时减轻了。
当然,中考除外。
因为,该来的总会来。
中间“松绑”意味着什么?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体验:“双减”之后,尤其是相关部门对培训机构大力整顿后,孩子们确实轻松了很多。
当然,我指的是多数。
因为有的孩子仍然在周中补课,也有的家长给孩子囤了大量网课,要在周末消化。
但在补课这件事上,多数孩子得到了“松绑”。
作业少了,补课少了,考试也少了,而且考试的难度还降低了。
但中考还在。
那么,国家的用意是什么呢?
从最近几年的中高考,甚至一些平时的考试中也可以看出来,现在的考试越来越灵活了。
比如,数学的大题,对阅读能力是个很大的挑战,阅读不过关,很可能你连这个题都读不懂。
再比如初中的副科,大题已经完全不像以前的简答,必须一条一条的复现每条内容。
而这种灵活性,靠补课是补不出来的,它考验的是平时的广泛涉猎,而且需要更多地同实际生活接触,而不是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书本中读死书。
中考是一场具有选拔和淘汰功能的考试,在如今这个时代,各个行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更要选拔具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中考试题将变得更简单还是更难?
还真不好说。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主观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