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考季,很多初中毕业家长都很焦虑,特别是考试成绩不好的家长。主要担心孩子考不上普通高中怎么办?如果选择职业教育还有希望读大学吗?
我国目前实行的“中考分流”,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保持在5:5的比例,国内各城市只有50-70%的初中毕业生能够进入普通高中,有将近30—70%的初中毕业生只能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初中毕业生年龄普遍在15-16岁之间,心理不成熟,进入社会也还早,继续读书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这里讨论“中考分流”这个制度是否合力,这里重点讨论下选择中职教育是否能进大学继续学习?
我想家长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孩子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后无法继续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很可能无法找到一个收入高待遇好的工作,无法突破阶层壁垒,甚至可能面临阶层的滑落?家长的担心有一定道理,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只有大约50%能够进入高职(专科)和本科学校继续学习。有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只能进入就业市场。其他中职毕业生只能面向就业市场或参军入伍。
但这一状况正在逐渐改变。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提出要试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年国家提出要在年前将职业本科学生规模扩大到高职学生的10%以上,并颁布职业教育学士学位管理办法,意味着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也意味着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条路彻底打通。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将来也可以读到硕士博士。
其实,目前也有中职毕业生读到硕士甚至博士的案例,但是数量很小。不过对于一些中考失利的爱学习的考生来说,选择职业教育并不意味完全没有前途。之前看到一则新闻,宁波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届外贸(2)班毕业生杨圆圆已被双一流大学-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为学术型博士。年,杨圆圆中考分数差普高2分,进入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就读外贸专业。她的求学路径为:鄞州职高——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同济大学,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求学路,实现了从职高到名校的逆袭!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只要有能力,选择中职教育也照样可以读到博士。
中考失利的家长完全没必要焦虑。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能可被分为八类: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每个人体内都有着不同的智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每个个体体内不同种类智能的水平都不一样,以及调用和组合这些智能以处理不同的任务、问题进而在各个领域取得进展的方式不一样。
孩子中考失利,可能是孩子某方面智能不足,不适应我国的应试教育。但其他智能可能超常,比如可以培养下还在音乐智能、运动智能等。如果不能技术升学,可以走以下道路:创业、音乐、演绎、技术和留学等路线。家庭条件好,可以创业或到国外读书,难度比较小.家庭一般,孩子没有任何特长,那就好好选一个专业学技术,尽量学工科专业,比如计算机、机器人、数控等实用专业。现在我国的高级技术工人非常稀缺,一旦掌握了技术,其待遇并不比普通白领差。而且,掌握了技术很难被替代,年龄越大越有经验,收入越来越高。我们对职业教育要转变观念,由于智能技术发展,现在不同工作之间的工作条件、收入差距和劳动强度正在快速缩小。
最后结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我们要持续转变观念,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选择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照样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生活也可以很美好。只要充分发挥孩子天赋,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出彩。
作者:黄爱伦,博士。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的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