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如何写——精准审题,灵活写作
考场作文题一般都是“命意”作文,即命题人给定的作文题或材料,其实都包含着命题人明确的命题意图,只有准确理解并真正吃透题目或材料暗含的命题意图,紧扣题意写作,作文的审题才算精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精准审题、灵活写作呢?精准审题包含两大关键点:
1.找准限制词——题目中的关键词一个不能少
要仔细阅读题目中关于对象、时间、地点、人物、数量、方位、范围等的限制。
如徐州市—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作文题目“和你一起成长”,从“和你”可以看出应站在“我”的视角书写,明确叙述时要选择第一人称进行写作。
2.找准题眼——捕捉重点找突破
“题眼”是指作文题目中,或能点出题目重点,或能表达题目意义,或决定文章内容的关键词。找准“题眼”就找到了审题的关键和突破口,也能有效防止离题、跑题。
年普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评题目“一直有希望”,这个题目的题眼就是“希望”,修饰语“一直”限定了时间范围,强调发现、追逐“希望”的过程的持续性。因此,写作时要着重写出自己面对困难、挫折时,心存希望,乐观前行的故事。
优秀范文赏析
春天的色彩
采一枝黄花,佩于腰间,甘露沁脾,衣袖留香。携辉阳春意,踏蜿蜒石径。油菜花黄牵梦忆,流金春色漫故乡。
小时候,故乡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每当春盛之时,一株株油菜便探出黄艳的新花,娇嫩,可爱。漫山遍野的花田,全染上一层金色,开轩一望,尽收眼底。每每此时,我总会飞奔到家旁的油菜花田,如蹦跹的蝴蝶,在其中欢悦流连。耀眼的金黄,成为我记忆中故乡春天最明丽的颜色。
长大后,我离开家乡,到城市里读书。冰冷的射灯穿透厚重的玻璃,打在铺满笔墨的作业本上。望穿陌生的高楼大厦,心中掩埋的故乡的那抹金黄,仿佛已离我远去。乡愁,悄然升起,但春天已失去了它的色彩,黯淡无光。
偷闲再回故乡,眼前陡然矗立着众多气派的小洋楼,却无昔日那满地的油菜。万般无奈,我只得行至郊外,去探寻记忆深处的那抹金黄。
恰春色正宜,我漫步于蜿蜒的田园小径上。眼前,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应了我的心愿,如一位身着金黄衣裳的窈窕女子,朝我娉婷而来。微风无意间拂动了她的衣袖,金艳的浪潮在这一望无际的金色的海洋中徐徐飘摇,静谧,柔婉。
金黄的春意撩动我牵挂故乡的心弦,将我徜徉花海的意愿重新勾起。清风止住了雨水,拨开昏睡朦胧的薄雾,将耀眼的春阳引向金黄的田野与金黄的心灵,温暖而令人愉悦。
仿佛一伸手,便能将那闪耀的金光握在手心,揣于心间。沁人的花香夹杂着泥土的湿润,窜进鼻息,令人清爽。这一片金灿耀人的天地,正如心中日思夜想的那般,温暖,舒适。用那抹金黄的颜料,褪去人世的聒噪繁华,给予我最温情安心的怀抱。
也许时间不会停止流逝,但故乡的油菜花仍在。故乡的记忆仍在,故乡永远抚慰着游子受伤的心灵,拂去游子羁旅的愁苦,为游子提供最温暖的港湾。春天金黄的色彩,游子的心亦是金黄。
采下一枝油菜花置于瓶中,它将承载我对故乡的思念,携春天金黄的色彩,伴我走过每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