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中考并没有高考那么盛大,但是,这并不代表中考就不重要了,从家长的表现以及面临中考考生的认真态度来看,中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路口,也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重大考试之一。考生们会因为这次的考试,决定自己未来在哪里读高中,一所好的高中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师资源,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是很有好处的,这也是一个竞争的优势。 在这个重要的时刻,除了考生们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实力外,家长们也要了解清楚,哪些因素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入读高中资格。比如说,家长们了解什么是跨区生资格?报考广州公办高中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等等这些问题。下面,广州启达入户小编给家长们整理了广州初升高相关问题。肯定有用,记得收藏!
广州中考相关报名问答Q1:符合哪些条件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可享受政策性照顾?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含往届),可申报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同(往届生不可报考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计划)。
Q2:非户籍生的报考范围是什么?不同类型的非户籍生可报考的学校范围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
1、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两个“有”:具有本市三年完整学籍,父母或监护人其中一方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非户籍生,可报考学校,包括省市属普通高中、学籍所在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民办高中、中职学校。
2、不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非户籍生,只能报考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3、港澳台居民考生还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Q3:什么是跨区生资格?可自主选择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升学吗?
有广州市学籍与户籍的应届生,但户籍与学籍不在同一个区(越秀、海珠、荔湾视作同一区),选择回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称为“跨区生”。
例如某考生学籍在越秀区、户籍在从化区,可选择按学籍区即越秀区报考,或选择按户籍区即从化区报考,选择按户籍从化区报考即为跨区生。
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个区的考生,可自主选择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升学。选择回户籍所在区升学的考生,须在中考服务平台申请跨区生资格。
无需提交材料,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获取市公安局户籍信息自动审核,即可办理跨区手续。
此外,跨区生不需要回户籍区参加考试。
办理了跨区手续的跨区生,系统会自动设定升学范围为户籍所在区,其报名、考试、志愿填报仍在学籍学校进行,不需回户籍所在区办理。
Q4:选择学籍和选择户籍升学有什么不同?先来看中考录取批次,共有四个批次。
第一批次:普通高中特长生、自主招生、外语与艺术类;港澳子弟班;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
第二批次: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名额分配。
第三批次:示范性普通高中剩余招生计划;引入国家、省、市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的部分招生计划。
第四批次:非示范性普通高中剩余招生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剩余招生计划。
其中,在第一批次的自主招生中,学生可报考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计划和本区的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
举例:
A考生的学籍在白云区,户籍在越秀区。如果他选择学籍区“白云区”升学,则可以在自主招生中报考11所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以及广州市培英中学。
如果他选择户籍区“越秀区”升学,则可以在自主招生中报考11所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以及广州市第七中学。
注:根据年广州市第七中学自主招生简章,具有越秀区户籍的跨区生也可报考。
Q5:具备什么条件的考生可报考名额分配计划?名额分配即近年来实行的指标到校政策,按省的政策规范表述为“名额分配”。根据国家、省关于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的规定,我市年至年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将50%的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
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我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二是具有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或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拟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非本市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户籍迁入我市或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申报的截止日期为年3月31日。
在第二批次的名额分配中,无论考生是否跨区,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按其学籍所在区填报名额分配志愿,可填报名额分配到本校的普通高中学校志愿。
举例:
A考生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户籍在番禺区,而他在广州市第五中学就读,即学籍在海珠区。无论他选择在学籍区“海珠区”升学,还是在户籍区“番禺区”升学,都只能填报广州市第五中学分得的名额分配计划。
也就是说,“小升初”时选择在哪个区读初中,就已经决定了中考的名额分配报考。
名额分配指的是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含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将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
年,广州中考首次将公办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纳入名额分配招生学校范围,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增加至76所学校(81个校区),共提供名额分配计划个,约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38.90%。
其中,省、市属名额分配计划个,区属名额分配计划个。根据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名额分配结果(含各区名额考生人数、分得的省市名额、区属名额),可计算出各区名额分配竞争率如下:
荔湾区48.77%
番禺区44.19%
增城区43.75%
从化区40.50%
花都区37.90%
白云区34.87%
越秀区34.81%
天河区31.68%
海珠区27.21%
南沙区25.53%
黄埔区23.50%
Q6:符合哪些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报考公办普通高中?具有我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持有在我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可报考我市公、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省、市属和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区属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5%,其他区属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学校自行确定。
普通高中补录时,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补录计划不再区分户籍生和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
Q7:父母双方都是广州户籍,考生是非广州户籍的,可报考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吗?
不可以。考生将户口迁入广州市后可报考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否则只可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
Q8:符合哪些条件可以享受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加分或优先录取?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分类见下表:
注:
1.享受上述加分录取的考生,其享受加分后的总分数仅用于投档录取,不作为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体育、艺术特长生和名额分配录取不享受加分或优先录取)。
2.上述各类加分或优先录取条款中,考生可申报多项但只能享受其中最高加分一项。
3.上述有关军人子女的规定,以《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穗教转〔〕号)、《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和完善我省复退军人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粤委办〔〕2号)为准。
4.上述有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的规定,以《关于印发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穗消〔〕8号)规定为准。
5.上述有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的规定,以《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做好抗击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规定为准。
6.以上各项材料或证件须提交原件核验。出具父母证件的还须提供与父母(或一方)同户的户口簿(须以父母或考生为户主)或《出生医学证明》或监护人变更的法院判决书等。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考生及监护人对所提供的材料真伪性及因此产生的问题负全责。
7.上述加分或优先录取事项因上级政策等情况需调整时,以上级部门发文为准。
看完之后
启小达只想说,这
非穗籍生的求学之路多么坎坷呀!
特别是那条
父母是广州户籍,考生不是广州户籍
也不可以报考我市公办普通高中
现实中有些家长等到孩子都超过18周岁了才想起来入户广州孩子已经失去了随迁入户的资格不过是想读个好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
怎么就那么难呢?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因为不想办广州户口
在孩子幼升小、小升初时拼了命地积分入学
结果到中考又发现还要面临超高分数线!
戳
非户籍生在广州初升高有多难?解决广州非户籍生读书难的方法!
孩子还没上学或者还没要到中考的家长
为了孩子,广州户口势必要办!
而且拥有广州户口
在广州也将享有更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关于孩子入学or入户广州的疑问
或者想免费制定合适自己的广州入户方案,
现在就在文末下方留下你的评论,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