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取消普职分流有几个问题要搞清楚

职业教育法25年来首次大修,新法将于5月1日施行。

大家对“中考取消普职分流”,“中职生也可以考大学”之类的说法很感兴趣,可真的如此吗?

有几个问题,要搞清楚。

第一、不要以为所有学生都能上普高。

普职强制分流一直为人诟病,这意味着一半的学生考不上高中。残酷的淘汰率背后,是小学就开始卷的现实。

新法中修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没有强制分流了,但不意味着就没有职校了,更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能读普高了。

“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条文里明明白白写着呢。

一个可能的结果是,某些地方可以因地制宜,适度增加普高的份额。

第二、不要以为职校就容易考大学。

修改后的职业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这为职校考大学开了个口子,但口子必然不会很大。

从国际上来看,职业教育的研究生比例一般在3%-5%,本科比例一般在15%-25%,大专和中专比例一般在65%-70%。

跟普高大多数学生能读本科不同,职业教育的定位决定了目前不需要太多的学术型人才。

大多数还是以基础劳动和普通就业为主。

另外,在职校那种环境里能脱颖而出考上本科的,读普高可能考得更好。

切莫因此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

第三、不要以为歧视就不存在了。

歧视从来不是名称问题。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官老爷是人民公仆,你选哪一个?

把清华大学改成五道口职业学院,把某职校改成宇宙超一流大学,人们追捧的还是前一个。

等哪一天,老资格的工人比厂长工资还高,农民的综合收益和白领差不多,《劳动法》被彻底执行时,歧视自然就少了很多。

这是分配关系在社会层面的体现,光靠教育,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也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当然,从总体来看,职业教育法的修改是一种进步,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前景。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等条文,是被写进宪法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迟早有一天,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只有劳动形式的区别,没有地位的高低。

对家长来说,还是要多上点心,尽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能读普高尽量读普高。

如果孩子实在没有读书天赋,也不必把他们往死里逼。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健全的人格,勤劳的特质,以后照样能快乐幸福一生。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替儿孙做马牛。把该做的做好,剩下的就交给时代和命运吧。

END最近文章(傻乐也挺好,且乐且珍惜)文先生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