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髓,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我们所学的学科使我们获得知识与生存能力,知识已经让我们养成独一无二的性格,教育对我们的身心都促进了全面发展,唯物主义社会里,教育也被扣上了社会的地位。前有书生苦读十年求得金榜题名,今有学子读书十余年备战高考求得鲤鱼跃龙门上个好大学,想在这个社会上有一片自己的地方。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但是在这个转折点之前还有一次大考——中考,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孩子能不能考上好大学都要看能不能上一个好高中,而上好高中的关键就是在中考考试中脱颖而出。
中考难度在增加
拿江苏省举例子,江苏中考录取率只有51.4,在江苏的家长都有一个问题“在江苏,高考和中考哪个更难?”江苏的高考就是地狱模式,江苏的中考也不能复读,这就会有一半左右的人在中考中刷掉。
许多家长深知高考对未来影响有多大,每年高考毕业人数都在增长,今年将近万这说明毕业人数越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多了,对于国家教育发展是一件好事,对于个人来讲未必是好事,市场人才饱和,教育压力增加会导致学历严重贬值,想改变未来的人生时至今日学历依然是唯一捷径。
而针对于人才过剩问题调整中考录取率,现在几乎每个地区都是5:5,有一半家庭的孩子上不去高中,选择读职高、技校、中专,或者辍学而且公办中学不要复读生,直接否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命运,在家长眼里看来中考现在竞争激烈影响人生长远发展,必须让孩子上高中。
年落实,中考改革。
今年6月教育部下达一份文件,使家长和孩子都松了一口气,指标到校名额的分配。今年开始高中招收学生的名额会增加在年达到%指标到校。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要求某一中学要求多少人,即使学生分数不够也可以被录取。
指标到校有什么好的影响
任何政策发布之后都会有影响
学生能受到更公平的教育,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想招收优质的生源,长期下去会出现资源不平等,这一政策改变了这个现象不管重点初中或者是普通初中在初中时期优秀就有机会上重点高中。而且新的政策同时面向私立中学和公立学校一视同仁都可以用指标到校名额。
增长录取比例,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高中。激发初中学子积极性,让学生看到希望的苗头有这样的机会了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成绩能被公办重点高中录取自然要比民办高中录取好。同时也增加了竞争性,公立高中指标到校名额分配给了其他学校,意味着公办招生名额会减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性,让更多优秀的学子鹤立鸡群。
考生该怎么做
面对新政策下来考生不能等,要时刻明白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即使外界为学生的报考做了一些调整,学生要不忘初心,现在必须好好学习扎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稳定会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未来高中知识都离不开初中基础知识,都是在初中知识上升华。
不仅要重视文化课,初中也有考察课计算机、体育等这些考察课在中考的时候也加分,不能忽视这一点分值“蚂蚁再小也是肉”而且文化课成绩不能评判标准学生,我国教育部下达通知实行美育中考。
美育中考为了让学生素质综合全面发展,减轻学生单一文化课负担。但部分家长理解错了教育部的意思,认为这样“拖了后腿”现在的家长最看重孩子的教育,但孩子的压力家长视而不见,或者说不愿看到。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考虑,让孩子放松劳逸结合。多数学生表示很满意这次中考调整所以各位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尊重孩子的想法。素质教育提倡的就是全面发展,从长远来看这个政策对学生发展有好处。
结语:不管外界因素怎么改变,学生的心思集中在学习上,有竞争的压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想考上好大学光靠政策没用,主要还得靠你现在打好基础,考上高中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迈进大学大门。
今日话题:你对此次政策调整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