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628分放弃高中读职业学校,绝对不是

马丽以分的成绩考入了蓝翔技校,原来我以为只是个段子!结果真的发生了!我信了……

广州罗嘉文中考分,这个成绩,可以选择示范性高中,然而,他却放弃高中,选择了中专,进入了一所旅游商务学校,学习西餐烹饪。

曾几何时,只要教育沾上“职业”两个人,就会让很多人打退堂鼓,如今的形式有所变化,有不少中考多分的,都报考了职业学校。这绝对不是头脑发热,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

多分读中职,绝对不是头脑发热

多分读中专,很多人无法理解,认为中专只是那些差等生的归宿,而多分,完全可以报考示范性高中,就算是进入了最普通的高中,也总比去读中专好很多。

广州罗嘉文分,依然选择了中专,在他的概念里,烹饪是自己最喜欢的,平时都在家里帮助做饭做菜,如果中考后可以读中专,就可以专注学习专业,这样对未来的路也更清楚。

广州的陈曦,中考分,已经在汽修学校完成了报道,他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对汽修很感兴趣,虽然成绩还不错,也不想读三年高中在读大学,想通过中职然后去职业大专,从而完成职业规划。

这些学生,之所以敢选择中专,除了有分数优势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只要在中专表现优秀,可以免考直接进入大专,中专三年,大专两年,从而完成继续读书的梦想。

他们都不是小孩子,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报考中专也不是头脑发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父母也是从坚决反对到逐渐支持。

父母的坚决反对到逐渐支持,有心酸有理解

在传统观念里,报考中专都是无奈之举。都想着通过高中去考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只是孩子长大了,并不是每件事都会和家长意见一致。

可能是分数不太够,或许读民办高中学费太高,广州的林子莲虽然也考了多分,依然没有选择读高中。当时父母是极力反对的,甚至想想带她回老家读书,当孩子带着父母参观了中专学校,了解了学校情况后,父母也逐渐接受了孩子的想法。

中职学校,在很多人眼中,只是用来保证学生不失学的一种状态,如今看到这么多高分学生报考中专,似乎感受到这些中职可以和高中平起平坐了。

职业教育并不是后进生的无奈选择

很多人眼中的的教育,只要沾上“职业”两个字,就变得不那么值钱了。认为这个体系里培养出来的都是普通人,工作会更辛苦。甚至就业的时候,很多企业也是只要和毕业生。

只是我们身边的很多名人、劳模、技术能手,他们很多都是普通院校毕业。很明显,国家对优秀的人才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因为谁不是毕业的就低人一等。

接着政策的风,很多人的观念也在改变,并不是只有读大学才是唯一出路,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路,虽然学历不高,但是能力很强,甚至真正能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个人观点:

社会需要多样性的人才,本科生有用武之地,中专生一样可以发挥才能,并不是学历为王的时代,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未来也必然不同。

我们见过考入北大退学,选择进入职业学校的高材生,在职业上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成就了一番事业。虽然是个例,但具有代表性。

选择大于努力,这些多分报考中职的学生,不代表他们是头脑发热,肯定是他们意识到自己更适合这条赛道。只要道路是适合自己的,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发热。都可以演绎不一样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