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才子杨奇函奇葩说30秒逆风翻盘,隐藏

《奇葩说》第六季强势来袭,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觉得大呼过瘾。

肖骁、詹青云、傅首尔等人辩论风格虽各具特色,但犀利的语言,对辩题的深入理解,巧妙的切入点,却都让我目不暇接,有时还要倒回去再看一遍,只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严重不够。

其中,让我印象较为深刻却是第一场清华师兄妹杨奇函和许吉如的那一场辩论。

先说许吉如,虽然是位新人,但这可是一位才貌兼备的美女,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本可以凭颜值吃饭,却偏偏还有满腹才华,何其不公!

而杨奇函这位“老奇葩”,也在三分钟立论和90秒开杠两个环节,被许吉如强势碾压,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最后短短的30秒结辩环节,杨奇函居然逆袭了。

反复回看这30秒,我发现如果这是一篇作文的话,杨奇函身上至少有两点可以被我们借鉴在自己的写作上。

1强大的逻辑比不上真挚的情感

就拿这一场辩论来说,双方辩题是“正确的废话还要不要说”,杨奇函在比分远远落后于对手许吉如时,没有气馁,而是说了一段能引起观众共鸣的话:

“其实刚刚听完我在想,爸妈听完了是不是以后就不太敢跟我们说话了,如果他们跟我们说话第一反应是沉默,我觉得他们也不敢跟我说少熬夜了,有时候我们不会说话,是因为我们真的不太会说话,不太敢说话,只能说一句:你多多努努力,多喝喝热水.另外,我觉得,美丽的爱情就是找一个人多说说废话,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了废话里,祝大家都能找到一个愿意听你,说一辈子废话的人。”

从亲情到爱情,杨奇函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所以,不只是观众,就连导师蔡康永也被感动了,大都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了他。

其实,不管是评委,还是观众,投票很多时候都是一瞬间的冲动,你打动了他们,自然就打动了分数,而考场作文同样如此,作文阅卷平均40秒一篇,只要你能在一瞬间打动阅卷老师,那你就成功了。

也许我们不能妙笔生花,但是情真意切同样可以打动人心。

犹记得,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作文《我的妈妈》,写的是冬天家里的母猪下猪崽,妈妈彻夜未眠看护的情形。

虽然文字很稚嫩,但因为是真事,写得特别投入,最后被老师评为优秀作文,记得回家妈妈听我读完后,竟然也流泪了。

也记得有几年中考高考作文,有人故意编造一些凄惨的经历写入作文,当然我们不提倡这样的瞎编乱造,但是不能不说,这样的文章真的能够打动人心。

无独有偶,《奇葩说》的另一位辩手陈铭正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儿,虽然辩论时逻辑极强,但是因为不能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失去了很多票数。

当时的辩题是《刚毕业生活很拮据,要不要啃老》,陈铭是正方,要啃老。

后半段他说: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该啃老,应该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没有问题,但请你始终自洽,保持统一的价值观。等父母老了生病了,你也不要辞掉工作床前床后的伺候,而是让他们自己克服。因为你是自由的人,不应该被父母绑架。

这段话,让很多人接受不了,因为在我们的教育里,不管是《弟子规》还是“二十四孝”,“孝”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而这样反传统的观点自然会让我们忍不住反驳:凭啥父母老了我不管呀,他不管我我也管他,要不然我还是人吗?

也许陈铭的逻辑没有问题,也许用到其他关系上,我们可以赞同,但是唯独父母不可以,因为这是我们情感的底线。

正因为没有考虑情感的共鸣,所以陈铭失败了;而也恰恰因为和观众同频共振,所以杨奇函成功晋级。(即使最后被淘汰,但这一刻的杨奇函是耀眼的。)

这些都告诉我们,不管是辩论,还是作文,符合大众认知,能打动人,就能得到好的分数,反之,只能是事与愿违,望洋兴叹。

2妙语如珠离不开量的积累

我们经常说“量的积累必然带来质的突变”,杨奇函在比赛现场妙语如珠,逆转乾坤,离不开他雄厚的语言积累。

在《奇葩说》,杨奇函很出名的是他的每天一问“你今天更博学了吗?”而他也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博学的人。当年他以分的文科成绩考入清华,作文59.5分,距离满分仅有半分,而这已经是我们默认的满分。

取得这么好的作文成绩,据杨奇函自述:“每次走在路上都会观察街道两边的牌匾,我不会放过每一个积累文学素材的机会,每一次同学外出旅游拍回的照片,我都会观察照片的背景里是否有一些古诗,如果有,我立刻默背下来。”

正是这样的积累和对古诗词的喜爱,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中,他竟然写出了一篇骈体文,因此脱颖而出,让阅卷老师打出了满分。

生活处处是语文,我们也可以像杨奇函一样,从现在开始注意素材的积累,丰富我们的素材库,那作文对我们来说,也许并没有那么难。不只是电视节目、手机资讯等,现在每个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的浸润作用,并以此作为自己学校的特色,《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励志故事、名言警句,这些校园中随处可见的醒目标语,都是极好的作文素材。

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善于积累和思考,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我们在写作时自然可以文思泉涌。

临近期末,最后,愿同学们都能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阅卷老师,像杨奇函一样取得作文高分,让自己的成绩有新的突破。

文/龙飞老师本文由

尖子生语文攻略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果我的文章能给你一点儿启示和帮助,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130.html